铃木汽车有哪些不推荐购买的原因?
大家好,今天来为大家解答铃木汽车有哪些不推荐购买的原因?这个问题,现在让我们一起来看看吧!
铃木汽车为什么会退出中国市场
作为全球最大的汽车销售市场,几乎所有车企都不会放过中国市场这块大蛋糕,以至于近年来,国内新兴汽车品牌数量在飞速增长着,当中甚至有不少还是跨界车企。据不完全统计,中国汽车品牌的数量已经不低于100个,堪称是世界上“最包容”的汽车市场。但就是这么一个全球车企都看好的市场,有一个日本品牌却悄悄离场,它就是有“小车之王”称号的铃木。
6月15日,北汽昌河官网挂出《关于原江西昌河铃木汽车有限公司变更为江西昌河汽车有限责任公司全资子公司的公告》,公告中显示:昌河铃木经过股东双方友好协商,日方股东将所持有的所有昌河铃木股权转让给昌河汽车,并已获得政府部门批准。
而在随后的6月19日晚,日本NHK爆出了一条新闻。“来自铃木的高管正在同合作伙伴长安汽车就解散合资公司铃木事宜进行谈判。铃木汽车将在中国停止当地生产,或将集中资源于印度市场。”从这两则新闻可以看出,铃木去意已决。
据了解,2017年长安铃木整体销量仅为 8.39万辆,同比下降近 50%,而在 2018年后,它的销量也依旧没有起色,一季度销量仅为 1.3万辆,同比下降 56%。看来销量上的失败,是铃木出走的最主要原因。
铃木汽车挺不错的,为什么销量那么差
因为成功是没钱,失败也源自没钱。
我强调过不止一次,国内没有精品小车存在的成熟土壤。换句话说,铃木没赶上消费趋势。
要说最熟悉中国消费者心理,大众说自己算第二,就没人敢认第一。
改开初期,其实是日系的风潮最强盛。
上到广交会指定用车公爵王,下到天津大发面包车这类微面,日系可谓是抢占先机。
然而呢,比起小众品牌马自达,铃木的顽固可谓是更胜一筹。
认识铃木车从奥拓开始:
这车和我交情特别深,我但凡跑慢一次,那肯定就是教导处挨训然后蹲墙角搬凳子写检查。
我们教导主任自己240多斤跑不动,开着小奥拓追我们这些学生猛地很。
说实话,1995年引入的二代奥拓不是一个人在生产,而是四家具有军工背景的国企生产。
长安奥拓、江南奥拓、江北奥拓和西安奥拓。
最厉害的当属前者,剩下的分别给了自主车一些造车的机会,其中一个活成了段子的就是众泰,还一家是比亚迪。
最搞笑的则是当年不符合国三排放,暂时消失了一阵子,要知道那是国三。。。。。。
那时候在我们这群学生眼里,这不是惋惜,是笑话。
改开初期,能开车的除了单位的司机就是中产以上。
在当时学修车是和师傅学的第一项技能,不少老司机应该还记忆犹新怎么和师傅学着给车打黄油。
那时候三缸+有车在90年代甚至千禧年前后那都是很明显过得不错的标志。
时间来到2010年,这时候的奥拓车已经沦落到这种场景了。
重新归来的奥拓不再是人们的宠儿,而是要和摩托竞争的小车了。
不过真正的惨还不是现在,而是2012年之后。
羚羊和雨燕的热销:
长安铃木羚羊是当时很火的车型,火热到什么地步,当时我们大院里面的车间主任去提车,还得去市里面找人说情,这样加了1500块才提到车。
这是最火的时期,当时很多中小城市由于预算不足,也开始大批采购羚羊出租车作为巡游出租车运营。
羚羊的火热其实还是赶上了国人对三厢车的喜爱,那时候不加个三厢,汽车都卖不动。
管你什么车企,不加三厢车,消费者就是不买账。
所以当时出了很多特供车,比如三厢Polo和三厢飞度。在消费观念面前,任你大众、本田、丰田也得低头。
说起来,铃木那时候是很幸运的。
年轻人对两厢车的接受,直接让铃木进入另一波热火。
铃木雨燕省油耐用,还是比较年轻靓丽的外观,起码在当年是这样的。
比起北斗星的寒酸来说,雨燕在年轻人心目中很有一席之地。
只不过,后来铃木引入速翼特,销量不是一般的惨。
后来的那些运动车型无一例外的GG思密达。
SUV业务的迷醉:
吉姆尼和维特拉是铃木最具有口碑的两款车。
前者价格高昂,成为城市热爱越野用户的大玩具,港口甚至报价高达30万元。
后者就不说了,叫好不叫座,空间是个硬伤。
超级维特拉等车型还不国产,吉姆尼铃木也一直拒绝国产。
实际上,从车型的热销来看,之前铃木红火的时候都是车型高级别的主销越来越大。
但是铃木不仅长久不换代,而且配置特别低,有的车甚至丐版都没ABS。
像是大众这种拉皮技术更是拒绝。
车型老旧,三缸机消费者不喜欢,空间小,这三条足以让消费者拒绝。
榛名点评:
虽然马自达也是拒绝加长,但是马自达总隔三差五的更新,而且设计理念超越其他车型。
五年后,甚至十年后设计仍不过时,而且非常好看足以打动消费水平足够的人群。
而马自达虽然合资之路也不太顺,但是起码坚持国产新车型,甚至压燃发动机车型。
比起来铃木的顽固,我只能说,自作自受。
毕竟当初买奥拓是没钱,现在买铃木属于没钱的表现。
即便是铃木精装了,这种小车也难以适应现在国内的消费水平。
如果你还想了解更多这方面的信息,记得收藏关注本站。